忠孝東路是一頁台北發展史  在台北市的都市發展史中,忠孝東路一直隨著台北市的繁榮而持續扮演著中心的角色,這是一條永不褪色的道路。在我的意象中,忠孝東路其實是包含今天台北火車站及西門町商圈邊緣一帶,1960年代政府為安置攤販,中華路上曾建有中華商場,結合鄰近的西門町,可真是繁華一時;1980年代末期,西門商圈沒落,中華商場也因捷運建設而拆除,西區的繁華到此暫告停頓,東區的SOGO商圈乘勢崛起,成為台北主流的代名詞。到90年代末信義計畫區的興盛,忠孝東路都不曾缺席,台北半個世紀來的發展史,忠孝東路走一趟你就知道。

 忠孝東路最早被編為省道,負責連接汐止,基隆等地到台北或全台各地的運輸。也因為這項交通上的功能,忠孝東路沿線是台北東區發展最早的,後來台北市最重要商圈會沿忠孝東路分布,和這個歷史過程是息息相關的。

 這條台北市東西交通的大動脈帶來了台北的繁華,相對的也帶來了擁擠,1980年代後期成為非解決不可的問題。解決的方法有二:發展大眾運輸系統及另闢東西向替代道路,台北市採取兩者並行的策略,一是建設捷運系統,即捷運藍線;二是興建東西向快速道路,即市民大道。其中捷運系統的建設,為台北帶來了長達十年的交通黑暗期,忠孝東路也因此千瘡百孔,但忠孝東路未曾讓出其商業心臟的角色。

 1999、2000年,市民大道捷運藍線相繼通車,捷運的地上物也陸續清除完成,忠孝東路恢復了舊貌,不過已不是昔日阿蒙,地底的捷運每天載運著川流不息的人潮,地下街的開闢,將忠孝東路的商機三度空間化,市民大道也有效分擔了忠孝東路的交通負擔。沿線的台北車站商圈、SOGO商圈及信義計畫區,正隨著忠孝東路的蛻變而壯大,看來忠孝東路未來還會繼續在台北獨領風騷很久呢。

2000.0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