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敦化南北路的開闢其實是帶點政治色彩的,前面說過,日據時期所做的都市計劃中,建國南北路及仁愛路被定位為台北市的十字綠軸,負責串聯各大開放空間。但後來建國南北路被拿來興建南北快速道路,台北市一度失去了南北綠軸。有趣的是,因為松山機場的緣故,必須興建一條通往總統府的國賓大道以彰顯門面,敦化南北路就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了。
從松山機場下機後,一路循著敦化北路,繞過仁愛圓環,經仁愛路直通總統府。沿途盡是寬七、八十公尺的林蔭大道,又有氣勢逼人的圓環,外賓看了少有不驚嘆,主人也做足了面子,賞心又悅目。敦化南北路也因壯闊之因,成為大企業們競逐的金地王,也是台北市少數舒適的道路,沿途商業大樓的林立,更使得敦化南北路成為當時台北市現代化的櫥窗。
其實當初在開闢敦化南路的時候,並不是那樣的順利。因為見證台北市開發史的林安泰古厝就坐落在敦化南路上,很多社會人士都反對拆除古厝,主張敦化南路應繞道而過。這在當時戒嚴的台灣可說相當罕見,最後市府決定遷移林安泰古厝至新生公園,敦化南北路從此成為台北市的南北綠軸,雖然其串聯開放空間的功能不如建國南北路。
敦化南北路上的著名建築有很多,從早期高級飯店—中泰賓館、產業龍頭—台塑大樓、見證台灣棒運發展的市立棒球場;中期的電腦巨人--IBM大樓、雄霸一方的環亞世界及代表高消費的SOGO二館;到晚期標誌後現代的白象—中信大樓、椅凳—宏國大樓、秉持文人良知的誠品敦南店和向上提昇的東帝士、遠企中心等摩天樓,一點一滴隨著台灣從步履蹣跚的時代走來。漫步在敦化南北路的林蔭大道下,不時傳來悅耳的鳥鳴,心情總是不知不覺地悠閒了起來,寸土寸金的台北市區能擁有這一片綿長的芬多精森林,直是難得的幸福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