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一般人對公園的映印象可能是綠草如茵,樹影婆娑,事實上也是如此,為什麼呢?因為在人造物充斥的都市裡頭,人類常會渴望一片自然,畢竟人類本是大地孕育而成,對落葉歸根有一絲嚮往,閒步在鳥語花香的綠蔭中可以暫時忘卻城市的喧囂。而在冰冷的水泥叢林裡,也需要軟性的綠色植物來調和;另一方面,公園在城市也有其重要的物理功能,一是調節微氣候; 二是防災蓄洪。
都市中氣溫比郊外偏高的現象稱為都市熱島效應,主要由於都市中人工構造物比例超高,這些人造物皆有強烈吸熱散熱性質,加上交通工具、空調、甚至人類活動都會產生熱廢氣,使城市中蓄積了足以影響氣溫的熱能。公園之所以被稱為都市之肺,是因為公園裡的植物,生物可以過濾塵埃,淨化空氣,又可以吸收CO2,放出O2,降低都市熱島效應的影響,調節微氣候。
由於都市中人工構造物多,相對不透水面比例就高。如果大雨來襲,雨水很容易形成逕流而隨不透水面快速流入下水道及河川,短時間內聚集大量逕流的結果,水災就容易發生。我們都市規劃時通常只想到如何快速排除雨水,忽略了是否該適度暫存雨水;除了補充地下水外,也避免河川因容納大量逕流而暴漲成災。公園透水面積大,可以吸收逕流,像日本就有所謂防災公園的設置;另外,公園空曠的特性,也可做為地震火災時的疏散場所。
一般公園依其服務的性質可分為幾類,
一.全國性公園,服務的對象是全國的民眾,如現有的陽明山等六座國家公園;
二.區域性公園,服務對象是區域性的,例如北中南的都會公園;
三.地方性公園,服務對象是全市(縣)性的,如大安森林公園,或小區域性的,如榮星花園;
四.鄰里性公園,服務對象是以社區的居民為主。
很幸運的,台北市擁有上述所有的幾類開放空間,下面就介紹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公園:
陽明山國家公園
廣達11,456公頃的陽明山國家公園主要是保存大屯山系的火山地形,其知名的景點有擎天崗的草原、陽明公園的花季、大小油坑的磺煙、竹子湖的海芋、馬槽溫泉的蒸氣、魚路古道的腳印、大屯自然公園的湖光、七星山的雄奇等,是繁忙台北人的後花園。不論賞花、泡溫泉及看夜景都相當適宜。文化大學附近有數十棟舊美軍宿舍,平房與煙囪充滿了西式風情,校區內可以鳥瞰台北盆地,視距達五十公里以上,堪稱是台灣最壯麗的夜景勝地,每當華燈初上,整個台北彷彿漂浮在半空中,非常夢幻。
大安森林公園
位於台北市中心地段的大安公園面積有26公頃,在開發之初曾有不同的構想,有人提倡做運動公園、有人希望做森林公園,後來森林公園的構想被採納,也為烏煙瘴氣的台北市中心保留了一處都市之肺。或許因成立不久的緣故,園裡的樹不甚茂密,但也給人明亮的安全感。公園裡分為許多區,分別種植不同地區的特色植物,其中有一處池塘,養了不少老鼠、魚、烏龜、鴨子、還有一隻北方來的花嘴鴨,大概是裡頭有吃有喝的,省得勞燕紛飛吧。大安公園的露天音樂台是台北新興的戶外表演空間,已完全取代二二八公園音樂台的地位。如果有空,你可以在微風輕送的夜晚,坐在音樂台前的草皮上欣賞演出,這可是夜台北特有的迷人風情呢。
台北市立動物園
面積有100多公頃的木柵動物園號稱是東南亞最大的動物園,每年吸引約300萬人次觀光,雖然位於偏遠的木柵,不過得捷運線終點站之勢,可及性高。園裡著名的動物明星有高齡八十餘歲的大象林旺(已歿),及民國88年後從澳洲搬來的無尾熊哈雷、派翠克及美國來的帝王企鵝;園內曾發生因大雨淹水導致台灣黑熊爬出欄杆的意外,不過平常是很安全的。假使你想在一天之內逛完這東南亞最大動物園,除了決心和毅力,別無其他。如果園內能仿造新加坡飛禽公園般規劃一條連接主要景點的電車,對遊客而言或許更為貼心。
中正紀念堂
中正紀念堂在籌建之初是政治意味濃厚的,從動工到完工足足花十年多的時間,一點一滴、一磚一瓦地雕琢而成,因此內容相當精緻,可以算是台灣北方宮殿式建築之最。為了彰顯某些意義,裡頭主要建築都採大尺度空間設計,初到此地的人很難不被廣場及建築的氣勢所懾,但其四週花園佈置得清秀婉轉、小橋流水美不勝收,成功地把宮殿的威嚴及蘇杭的秀麗結合在一起。雖然是政治產物,但由於廣場相當開闊,中央走道長約400公尺,是台北,、或許也是台灣首見,故經常有大型活動舉辦,沖淡了不少政治味。最高記錄曾容納十萬人,更是許多外籍遊客來台必訪之地。國家音樂廳及國家戲劇院位於廣場兩側,是藝術家們夢想演出的天堂;87年三大男高音來台演出時,曾將中正紀念堂整個管制。須持票出入。也引發公共空間是否可以做為私人營利活動場所的爭議、據報導當天買票的約二萬人,而有其他四萬人是硬闖進去的。這三大男高音看到那麼多人樂得安可連連,那知負責舉辦的敦煌可是心在淌血呢。
二二八和平公園
原名新公園,因為日據時代台北第一座公園是圓山公園,新公園的「新」便是相對圓山而言的。白色恐怖解禁之後,國家建立的二二八和平紀念碑落腳於此,陳水扁市長遂將新公園更名為二二八和平公園。初訪紀念碑的人或許好奇,為何有碑無文?那是因為受難家屬對碑文不滿意,因此裝了又拆,拆了又裝,最後乾脆留白,讓後人自行體會;如果讀者想更聊解那時代的悲情,可以到旁邊原為台北電台的二二八紀念館參觀憑弔。公園內有一座造型古典的國立台灣博物館,該館落成於1915年,是台灣最早的博物館。目前館藏標本四萬多件,以台灣的風土人情為主,是我最常光顧的博物館;館外也陳列了不少文物,如先民石器、碑林、古砲及火車頭。在紀念碑另一頭有露天音樂台,雖然已少有活動演出,但偶爾會有劇團利用排練,我們可坐在前面椅子上乘涼,欣賞表演者的身段。如果你在百貨血拼完畢,可以轉到這清幽的公園,接受自然人文的洗滌,然後用悠閒的心計算你的戰果喔!
園山育樂中心、中山美術公園、新生公園
這三個公園除了位置相連外,還有一共同特色,就是都在松山機場航道的下方,因此會聽到飛機轟隆的聲響,抬頭一看,龐大的飛機就在你眼前低空穿越而過,相當刺激。圓山動物園原本是動物園與兒童樂園合一的,是不少老一輩人的記憶,後來動物容納不下,便遷移至木柵,當時還舉辦了盛大的遊行呢。兒童樂園經擴充後,成了目前昨日世界、今日世界及明日世界。新生公園和中山美術公園均屬雕塑公園性質,但在園區內部規劃上有很大的不同,新生公園代表著前一波公園規劃的潮流,園內地形平坦少變化;而中山美術公園則代表近年來的規劃趨勢— 在城市中創造豐富的地形景觀,因此你可以感覺上上下下的。中山美術公園的設計給我感覺是很日本,不知是否是為了延續中山北路濃濃的東洋風呢?